我和孩子妈妈讨论,是不是孩子白天在幼儿园受到什么刺激了?于是前往幼儿园询问老师们可能发现的问题。(不要误会,幼儿园对我的孩子非常照顾)
这个幼儿园里面也有几个“问题”儿童,他们有的也是孤独症,有的是先天智力低下等等。幼儿园也有一名很专业的儿童辅导师,不时前来座谈访问。这次正巧碰见他。
辅导师听了我的疑惑,又询问了一些事情,然后告诉我一些以前我没有注意到的孤独症儿童的表现,那些现象,家长看起来头疼,但是专家却表示,这对于孩子来说是进步的表现!
有些家长看到这种孩子的表现,会认为孩子很“不大方”。其实,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通常正在玩的东西被别人拿走,注意力也随即转移到别处,不会表现出特别不高兴,好像很“佛系”,很大方。其实是孤独症儿童对于外界刺激的自我屏蔽,不接触外界对于自己的干扰,当然不会有太大反映。
然而,当孤独症儿童开始保护自己的东西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开始正面面对外界的刺激,这说明他封闭的内心开始渐渐接受这个世界。
2、孩子在收到批评或体罚的时候,会有一小段表情的变化,然后再哭闹(当然,可能会比以前更严重)
孩子做错事情很正常,孤独症儿童由于理解能力较低,做错事情会更加常见。通常孤独症儿童对于批评会无动于衷,甚至反过来逗你玩,对你笑,俗称“卖萌”。这其实是因为孩子认为你的表情很有意思,换言之,他根本没有听懂你在生气什么。
然而,当孤独症儿童开始转变之时,再收到批评或者体罚的时候,他们会短暂的思考自己哪里做错了。虽然可能想不明白,认为很委屈,然后大哭,但是这种“委屈”的感觉,是证明孤独症儿童开始自我思考,并且接受外界对于他行为的反馈的一种进步体现。
但是,当孩子开始“胡言乱语”,说出一大段不知所云的话的时候,那么家长不应该反感,反而应该高兴。
第一种:孩子在某个时刻记忆住了一些大段语句,并且在此时忽然回忆起来并且开始复述。因为孤独症儿童的语言机制和记忆力通常都不好,当出现这种情形,证明孩子在那一刻注意力是放在外界的,并且成功的记忆了其中内容。当然,由于语言能力不佳,家长入耳的就是“胡言乱语”。
第二种:孩子有某种情绪需要借助语言来发泄。通常孤独症儿童要么情绪波动薄弱,要么情绪难以控制。当他们开始学会用“胡言乱语”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时候,证明孩子正在试图与外界沟通,并且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无疑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表现,也是对外界接触的表象。
以上的内容,是辅导师听取了幼儿园老师和我们家长对我的儿子日常行为的改变,所作出的判断。我个人认为十分在理,所以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