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仿佛住在遥远的星球上,有耳不能闻,有口不能言,承受着别人无法探知的孤独。
去年5月,一位90后妈妈把5岁的自闭症孩子丢在了杭州火车站,都市快报《再难也不能把孩子扔了啊!》迅速被媒体们转载,在社会上掀起热议。一时间,自闭症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
自闭症,在我国又被称为孤独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2013年5月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正式发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明确地将自闭症定义为神经发育性障碍。
许多人听过“自闭症”这个词,但却没有真正了解走进过这个群体。你知道什么是自闭症吗?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特殊群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离我们有多远?
毕昌煜是不少浙江人心中的自强不息的典范,他身上有着双重标签,既是画家,同时也是一名自闭症患者,有人称他为“中国的毕加索”,天才自闭症画家。他的作品曾参展米兰世博会,并在澳大利亚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美国亚裔共和党联盟主席也为他的艺术丝巾代言,印有其作品图案的成衣两次亮相“纽约时装周”。
毕昌煜3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但是家里人并没有放弃他,一家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咬牙坚持,最终毕昌煜拿起了画笔,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并没有毕昌煜这么幸运,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孤独、绝望、不被理解、社会排斥层层叠叠阴影深深地笼罩着自闭症这个群体。
王明义是一个自闭症孩子,母亲在他一岁零两个月时就去世了,他今年已经13岁了(2019年),至今不会说话,走路不稳。
在父亲王殿明的一辆红色的三轮车里,有一个不足一平米的铁笼,是就是王明义白天的家。
从四岁开始,父亲王殿明每天把他“关”进铁笼,带上他一道出门。父亲干活的时候,王明义就坐在铁笼里,手里拿着一个塑料瓶,有时把塑料瓶凑近耳朵,捏出声响,一阵傻笑,有时还会把塑料瓶放进嘴里,一阵乱咬。从一岁多开始,他最喜欢的东西就是塑料瓶,可以在手里反复玩一整天。
今年的5月17日是中国第30个全国助残日。由浙江海亮慈善基金会出品,新锐导演陈东熠执导,著名演员何晟铭零片酬公益出演的自闭症主题公益微电影《大海小雨》将在星家人官网、腾讯视频等平台上线,这也是一部带着援助计划的自闭症主题公益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数学老师杨大海和白领妻子丽丽的孩子小雨降生,不幸被确诊为自闭症患者,从此,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一度绝望的妻子想要放弃,最后,在大海的坚持与耐心下,小雨逐渐好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