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基本上也是儿童,所以自闭儿会与一般儿童表现的相同的行为问题。但是自闭儿的独特缺陷(认知变异及感觉变异)会造成自闭儿独特的行为问题。这些行为问题常常是老师及父母最感困扰的事,造成父母老师极大的压力。
自闭儿的行为问题依其性质分为:攻击行为(含自伤行为)、不适当的行为、自我刺激的行为、同一性的行为、怪异行为、过动行为等。兹简单说明如下:
指自闭儿在生活空档时,表现某种重复的相同动作(可能以奇怪的癖好或习惯出现),以满足感官或心里的需求。这些行为通常不具社会意义,甚至干扰人际关系、妨害学习。例如晃头、摇动或旋转身体、不停跳跃或绕圈子跑、扭转手指、喊叫、不停地出怪声、吐舌头、作气喘状、磨牙、撕纸条、甩纸带、在沙坑玩沙子、转动锅盖、以头撞椅背、唱歌、重复而大声的延宕式鹦鹉语言等。
所谓同一性行为(又称为刻板行为或固着行为)是指自闭儿常坚持生活中一些不可改变的琐碎细节,并拒绝改变这些生活细节。如果强硬改变这些生活常规,会引起极度的焦虑或爆发脾气。常见的同一性行为如下:
出门时一定要带塑料袋;走同样的路回家;使用同一个奶瓶、牙刷;在家中的同一个地方玩或尿尿;盖同一条棉被;床铺一定要靠窗户;到同一个公园玩;早上起床后,固定要先蹲厕所,再做别的事情。
自闭儿的挑食(同一性行为之一)常常困扰父母,会坚持光喝牛奶(甚至要求喝同一品牌的牛奶,如光泉牛奶),不吃任何食物;只吃白饭,不吃蔬菜或肉类食品;只吃油炸食物;只吃土司,其它类的面包一概不吃;不吃任何水果。
自闭儿游戏的形态也简单、少有变化,也可视为同一性行为,例如有的自闭儿会花一个上午掏沙,然后观看沙子从指缝掉下的情形;或用一、二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撕纸条;或一个上午都在旋转脚踏车的踏板或观看小汽车轮子转动。
包括干扰别人、中途闯入他人活动、及不顺从、不理人(听而不闻、像聋子一样、永远的孤独侠)、或情绪亢奋而到处跑、乱吐口水、甚至吐口水到彩色笔盒里、疯疯癫癫地傻笑、公开(玩弄生殖器)。
自闭儿的过动行为包括不停自身旋转;晃动身体或头部;在教室或在操场绕着圈跑;爬上、跳下;不断跳跃或振动身体;在客厅沙发上跳来跳去。
自闭儿童常会撞墙、搥头、拍耳朵、撞桌子等自伤行为;自闭儿也常常有伤人(踢、咬、捏、抓、打)的攻击行为。
造成自闭儿行为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不了解其盘根错节的关系,则谈不上寻求解决之道。目前谈论自闭儿行为问题的专家往往忽略自闭儿问题行为的原因,专注于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法之讨论,很容易迷失方向。例如:有学者指出自我刺激行为与自伤行为是同一性质的行为,自伤行为充其量是自我刺激行为的较严重形式。笔者以为自伤行为与自我刺激行为是截然不同的行为,自伤伤人行为是情绪异常加上语言表达困难所导致;自我刺激行为则是因为感觉变异或认知变异引起的(参见图一)。其原因不同、性质互异,解决方法回异。笔者以下图说明自闭儿异常行为的原因:
自闭儿与一般儿童一样具有基本的生理需求(吃喝),也有一般儿童的基本情绪(喜怒爱恶)。这些需求的满足与情绪的表达需要透过语言与人沟通。大多数的自闭儿有表达性沟通的困难,有些自闭儿全无语言称之为瘖哑症,有些自闭儿会说话,却会有语言变异的情形,如隐喻式语言、磁石语言或语言不适当表达。当自闭儿有情绪状况却无法用语言沟通时便会表现两种行为。
缺乏口语能力的自闭儿常见的问题行为是攻击行为。一般而言,自闭儿的攻击行为大都来自于愤怒或恐惧的情绪(不愉快情绪的表达),例如当自闭儿从事某一活动被中止,或某种要求不遂所愿,或生活环境被改变,或被要求去做他不要做的事等等,他可能做出攻击自己(自己打嘴吧、打耳朵;敲头;撞头)或攻击他人〈如咬人、打人、抓人、捏人等〉行为。基本上,他是以攻击别人优先,若不敢攻击别人,或攻击不了他人,便伤害自己。兹分述如下:
(1)抗议:当自闭儿从事某一活动被中止(如在沙推完沙子);或生活仪式被改变;自我刺激行为受到阻挠;被要求去做一件他所不要做的事。
(2)生气:某种要求不遂所愿(想打开冰箱拿面包吃,却被阻止),或大人不了解其欲求;或生活环境被改变(如家具更换位置);生活习惯的改变(如原来在墙角尿尿,被要求到马桶尿尿)。
(4)对恐惧的反应:自闭儿常会有异常的恐惧,如社会性恐惧(自闭兼低智能者常会害怕陌生人或陌生的环境);感官刺激的恐惧(害怕巨响,如有一自闭儿害怕怪手的敲击声,不停地咬、捏、抓伤爸爸。)
(5)当自闭儿感受压力时(如接受不适当的教学方式)可能出现摔东西的破坏行为,哭闹、逃离等逃避行为或发脾气、攻击(打自己)行为。
处理策略:自闭儿的攻击行为(自伤与伤人)是属于沟通缺陷的替代表达方式。透过功能性评量(或称为行为的功能性分析)以了解其行为的功能性目的,然后教导以合适的行为(功能性等值的行为)以替代不合宜的行为,或教以正确的沟通方式(称之为功能性沟通训练)。Kozleski(1991)自闭儿的许多问题行为是用来传达许多不同的讯息,如「我不知道怎么做?」「我要坐在我的座位上」「我现在要苹果」。消除这些问题行为,等于阻止沟通的行为。Kozleski(1991)发现:当他的两位自闭儿学会符号式的沟通系统后,自伤行为大量减少。
有些自闭儿会有撞头的行为,若此行为发生在生气的时候,则是抗议的行为。处里的方法是教导他说:「我不要」「我不喜欢」「我生气了」。笔者曾指导赵旼冠研究一位自闭儿的撞头行为发现:他的撞头行为均发生在,他生气的时候,如他要吃面包被阻止时;正在睡觉,却被叫醒做功课等等。
2、不适当的行为:自闭儿与人互动时大多数以表达基本需求为主,当他们无法适当表达其需求时,或者无法适当地表示:「我不要」时,便会以自己的方式(通常是行为语言)来表达。如抓妈妈的头发表示:「我要尿尿」,又如抓伤妈妈的身体表示:「妈我很害怕,我要回家」。此二例是用不适当的行为语言来与人沟通称之为不适当的行为。
自闭儿另一种表现不适当行为的时机是其情绪状况不佳时。詹和悦举出自闭产生行为问题的情境:
有语言的自闭儿当他的身体不舒服时却会说一些不相干的话如「汽车掉了」、「毛巾不见了」用来表示身体不舒服,让人误以为他是无理取闹。
当自闭儿精神状态太累时他会一位要求做这、做那、要这、要那,如「到外婆家」,一出门时,却换成「要吃饼干」,变得难以伺候。
当自闭儿感受环境气氛在变时,尤其是由祥和转为暴戾时,自闭儿会用拒绝性的语词,如「不吃饭」、「不去幼儿园」、「不去罚站」等语词来表示焦虑不安。
当自闭儿情绪亢奋时,会到处跑、乱吐口水、甚至吐口水到彩色笔里、疯疯癫癫地傻笑。
处理对策:自闭儿的不适当的行为若由于沟通技巧缺陷造成,可教导他适当的行为以表达其基本需求。当适当的行为养成后,不适当的行为自然消失。许多研究显示:当自闭儿能充分使用语言表达需求(功能性沟通训练)时,(如:「对不起,我不要喝水」,「对不起,我搭电梯」等等),其不适当的行为便消失了。
例如笔者曾在办公室目睹一位自闭儿抓着妈妈的头发往厕所走,这不表示自闭儿要攻击妈妈,而是他尿急需要解决。处理的方法是,教导他用口语、手语或肢体语言(用手拉妈妈的手或衣服往厕所的方向走)表示「要尿尿」,即可消除此问题行为。
又如常见自闭儿在别人游戏时打人,这不表示他要攻击别人,而是想要参与游戏。处理的方法是教导他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沟通缺陷的儿童只要教导适当表达方式便可消除之。许多研究发现:努力教导自闭儿发展语言后(如对不起我不了解你的意思;对不起我不会;我要吃饭;我生气了,等等有关日常生活的语言),其不适当的行为便逐一消失。
自闭儿因为脑部不成熟或发展缺陷,比起一般人有较多的感觉变异。这种感觉变异常常造成自闭儿怪异行为。因此处理自闭儿的行为问题时,不得不考虑感觉变异之因素。例如同一性行为与自我刺激的行为与这种感觉变异有关。
(1)有部份的自闭儿会对某些频率的声音过度恐惧或过度敏感,作强烈且异于常态的反应。例如宇宙光杂志社出版的「雨中起舞」一书,曾描述一位自闭儿一听到下雨声,就彷佛如同听到狂风巨浪的海涛声一般,引起莫名其妙的强烈恐惧。该书还提及对电动搅拌器声音的害怕。
根据本身是自闭症患者的学者坦普葛兰丁之自述:有些自闭儿不敢搭升降机,是因为害怕它的震动声音;有的自闭儿会对救护车的鸣叫声过度害怕;有的自闭儿会对机械的声响(如木栅捷运的关门声、游乐设施的机械摩擦声;推土机撞墙的声音)特别敏感。雨人影片中的雷蒙便在表现自闭儿对警报声表现极为剧烈的惊恐反应。
(2)另一方面他们却会特别喜欢某种频率的声响。有的自闭儿喜欢快节奏的音乐;或喜欢冲马桶的声音;他们会转动锅盖欣赏其转动碰触地板的声音;或不停地自己发出各种的声响(如鸟叫声、嘴唇振动声、汽车走动声)以自娱;有的喜欢将泡泡纸的泡泡压破,以便欣赏该声音;有位自闭儿不断地以手指敲任何东西,以发出「抠、抠??」之声音;有些自闭儿则喜欢撕纸或拍打墙壁所产生的声音。
有些自闭儿有触觉功能不成熟,或触觉功能不适切,不正常的身经讯息传递,或脑部处理讯息紊乱,造成触觉过度敏感或过度不敏感
(1)过度敏感者会导致触觉防卫的行为,即害怕身体被碰触、拥抱;用自己的手指而非用整个手来拿东西;避免弄脏自己的手(如胶水、水彩);讨厌洗手或洗脸;有的自闭儿甚至拒绝穿内裤;拒穿某种材质的衣服,这是与触觉过敏有关。有些自闭儿对食物的偏好或拒绝吃某种食物,也是与口腔的触觉的异常有关,也就是他们无法忍受该食物的质感,包括食物的软硬度、纤维、含水量。
(2)过度不敏感者会使他强烈需求被挤压。若干自闭儿会将手放在父母的屁股下被压或要求父母、老师压在其身上,并表现很喜欢的样子。像星星王子坦普格蓝丁(TempleGrandin)回忆儿童时代,常常将自己的身子压在弹簧床下,而显得情绪较镇定。后来他发明抱抱机也是根据此需求而设计。触觉变异还包括不断地触摸东西,有的自闭儿会喜欢摸别人的头发尤其是卷曲的头发,也可能和触觉变异有关。
(1)前庭觉是由内耳的前庭及三半规管感知。负责侦测头部动作及身体姿势的改变。这个系统的障碍也会有两种极端反应。
有些自闭儿会害怕摇晃的东西,例如坐摇动桥、荡秋千、坐升降机等等。任何重力不安定的情境,都会引起他的恐惧情绪。这种儿童在游乐场所会拒绝坐摩天轮,到百货公司会抗拒搭电或升降机。有些自闭儿会害怕倾斜,所以很难上下楼梯、斜坡、溜滑梯等。上述行为反应常让父母亲十分困惑。
有些父母指陈:自闭儿被旋转后并无眼花晕眩的现象,这是前庭觉、本体觉变异的结果。有这种感觉变异的儿童会不停地跳跃或振动身子;荡秋千;摇晃身体或头部;爬上跳下;从一个沙发跳过一个沙发;在旋转盘或旋转床内,任人旋转;绕着屋子跑;或自身原地旋转;或在秋千上旋转。表现上述动作的自闭儿常常被归类为过动儿。事实上,上述动作是满足运动觉刺激的行为。
功能正常的人可以自动调整走路时的身体姿势,好好坐正在椅子上。在这方面有困难的自闭儿会有笨手笨脚、容易跌倒、奇怪的身体姿势、拒绝做新动作、难以掌握小东西(如钮扣小饼干)。
有些自闭儿所接收到的视觉讯息是支离破碎的,也就是说,当他看一个人时,他看到的是︰头、手、脚支离破碎的,而非完整的个体。有些人会对强烈对比颜色的东西,容易视觉混淆,例如印在白纸上的黑字,可能消失在白纸中。多数的自闭儿表现很喜欢旋转的东西,包括电风扇、烘衣机、车轮子、锅盖、陀螺等;有的会目不转睛地注视沙子从指缝漏下的情形。
有位母亲指出她的儿子只喝光泉牛奶,这种情况应是味觉变异造成。父母可以尝试将其品牌的牛奶装入光泉牛奶的盒子或瓶子,以观看他是否拒喝。有位自闭儿喜欢将任何东西放入其嘴吧。他曾经将铅笔、抹布、掉在地上的东西塞到嘴里,也会舔桌子、椅子,把画图纸撕来吃。这种行为有两种可能,一是智能极低,其认知属于感觉动作期,所以用敲打咬等方式认识世界;另一可能则是味觉变异造成。如果参照该生吃饼干的方式,咬一小口慢慢地咀嚼,像似品尝其味道,则可能是味觉变异。
相当多数的父母提及:其儿子吃东西之前,会用鼻子闻过,才决定吃与不吃。有些则是只吃油炸食物,应是冲着香味而来。有位自闭儿特别喜欢油炸食物(可能是嗅觉异常),但是吃油炸食物时都会把面粉皮扒掉(可能是触觉异常)。
综上所述,自闭儿比一般儿童有较高的感觉变异,这些感觉变异造成自闭儿各种行为问题:
自闭儿的许多怪异行为如上述出怪声、喊叫、磨牙、气喘、玩锅盖、不断振动嘴唇产生怪声,或发出鸟叫声(不停做鸟叫声),或反覆说延宕式的鹦鹉语言,若干自闭儿常不断搓柔纸张、塑料袋、泡棉包装袋,转动锅盖以发出声响,侧身听马达转动声,可能出自于听觉
刺激的需求。自闭儿喜欢观看旋转的电风扇、烘衣机,转动的锅盖、轮子,看沙子从指缝掉下、看电风扇转动、在眼前扭动手指,滑动玩具车却只注视转动的车轮等是视觉性的自我刺激刺激。有的自闭儿不断的原地跳跃,旋转身体,爬上爬下,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绕着屋子跑,这可能是前庭觉或运动觉的自我刺激。晃头、摇动或旋转身体、不停跳跃或绕圈子跑、爬上爬下等行为可能是运动觉的需求。
有些自闭儿喜欢别人的用力拥抱,或将手放在别人的屁股下,或将身体压在弹簧垫下,要求他人压在她的身上,这是压力觉的自我刺激。
一些看似自伤行为﹙如撞墙、敲头、拍打耳朵、咬手指、手背﹚,其实是自我刺激的行为。仔细观察这些行为大都发生在无聊的时候。研究显示:这些儿童脑部会产生过多的因多芬﹙脑内玛啡﹚,这种物质会阻断痛觉,而产生类似自伤的自我刺激行为。
(1)遮盖感官刺激。例如自闭儿在地上旋转锅盖,其目的是为了听觉感官刺激,则可在地上铺地毯使不会出声音。若自闭儿在教室内观看电风扇或抽风机转动,可将电风扇或抽风机用纱布遮住。
(2)运用感官刺激作增强物,训练其它建设性的行为。例如一自闭儿很喜欢撕纸张。其实此一问题行为是该自闭儿对纸张的偏好,但是除了撕纸张的玩法外别无其它技巧。此时可以教导他剪纸在纸上画图、折纸等功能等值的行为替代撕纸张的行为。
(3)适度满足其感官刺激的需求。另一位自闭儿持续在沙堆上用手淘砂,然后观看沙子从指缝漏下的情形。可在教室内,教他反覆倒置沙漏,以观看沙子漏下的情形。
自闭儿童的干扰行为可能来自于自我刺激行为(感觉变异造成),如有些自闭儿童不断地吼叫,出怪声,绕圈子,自身旋转、弹跳、不停关门、开门。
过动行为若是因感觉变异导致,则适度满足特殊需求应被允许。感觉统合治疗器材(旋转器)、弹跳床等可满足其需求。部份自闭儿可能如同「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因为脑伤或其它原因(如内分泌问题)而动个不停。此时过动行为变成自闭儿的附带障碍,则药物治疗(国内目前常用药物利他宁)可改善过动行为,增进注意力。
同一性行为可能是因为感觉变异所造成。学者相信:拒吃某种食物或仅限于吃少数食物,如只吃白饭,只喝光泉牛奶,等饮食异常与触觉变异有关。自闭儿如同正常儿童一样都有追求舒适、愉快的感觉:同一性可视之为生活习惯,改变生活习惯使人感到不舒服。不相同的食物其质地、味道、颜色不同,吃起来比较不舒服。例如有位自闭儿每回衣服弄湿了,一定要换调或将他吹干,不然会大叫或哭着要妈妈来。另一位高功能的自闭儿坚持不穿内裤或任何较坚硬的衣服也应是感觉变异所致。
针对因感觉变异造成的同一性行为之处理对策,与上述因为认知变异造成的同一性行为之处理对策相同。两者的行为性质都具有若干的强迫成分,故处理对策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