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正踏出社会第一步,来到陌生的环境,和一群陌生的老师同学一起学习生活。每当这时,很多父母都松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完成了为人父为人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然而,作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恰恰相反,是饱受折磨。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
我不讲大道理,举几个例子和大家分享。如果自己的孩子还小,还没有上学,那么请务必不要为现在的成绩沾沾自喜!
我大概已经知道原因了,我应该怎么给班主任解释呢?发育迟缓?感统失调?注意力缺陷?还是给班主任普及一下“孤独症”?
我的孩子从机构康复两年,又上了一年幼儿园和一年幼小衔接班,一切都显得没有问题。当然,孩子在兴奋的时候,往往难以平复自己的情绪,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班主任反映:别的孩子一闹,我的孩子也跟着闹。可是,别的孩子让老师说两句,就收敛了,而我的孩子能够一直闹个不停!
“扰乱课堂纪律太严重,别的家长如果投诉,谁都不好看。休学吧!”班主任很直接的告诉我。
经过和校方沟通,我得到了“陪读”的权利。工作再一次辞掉,一心一意把这个“坎”先过去再说!
我后悔了,后悔当初,幼小衔接班的时候没有陪读,太盲目了,太乐观了,现在,该为自己的大意买单!
我的孩子在适龄入学的去年,办理了缓读,那个时候,我确实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入学。学校是当地的重点小学,采取全封闭式教育,别说陪读老师,就连家长都进不去学校大门。
孩子的班主任知道我孩子缓读的情况,于是特别关照我说:“如果孩子需要照顾的可以私信她”。我知道孩子的情况,学前班就属于班级里的“边缘人”,没有朋友,但也不爱捣乱。孩子离开我的时候,我对他说:“如果感到紧张,就喝点水,冷静。”结果,送到学校门口,孩子抱着水壶喝了整整一壶水!
班主任很关注我的孩子,但是,越是关注,班主任就越心里有底。终于,她给我打电话询问,孩子是否有注意力障碍,多动等病情。我无法隐瞒,实话实说。班主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回答:“如果有事情,及时沟通”。
我想,也许,孩子无法在这么好的学校接受教育,他达不到这么好的程度。不知道今后会如何发展!
为了让孩子能够适应学校,我在春节过后就针对孩子开始“特训”,生活自理方面包括:分辨男女厕所,让孩子习惯各种不同的厕所;室内温度增减衣服;独立收拾书包等。
课堂常规的训练包括辨别上下课的铃声,遵守课堂纪律、能够安坐,不打扰其他的小朋友;还有集体指令的跟随,能够模仿同伴等。
学业的技能的培养,集体注意力的训练。一年级的书本我今年已经给他提前大概熟悉了一遍,课堂上的翻书、拿书等指令也是操练了无数遍。
我曾以为,孩子可能无法入学,但是,我的孩子我很清楚,他很听话,进步很多。他情绪可以自控,规则可以遵守。我相信他,他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
每一个孤独症儿童,在上学的头几天,都会让家长们忧心忡忡。没办法,孤独症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家长的心,什么情况都能发生。
这些故事,是真实的,是和我一样的家长分享的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更多我就不一一讲解了。我只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到,作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任重而道远,一刻也不能停歇!
请各位读者尽量点赞、评论、转发,让本人的实战经验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孤独症儿童,让爱更快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