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的人会好奇地驻足观望,而叼烟路过的人也下意识地把烟头扔进了道路旁的垃圾桶。
这个人是「去座城,去做成」的上海体验官黄芳芳。来到上海之后她发现,虽然垃圾分类实行了一个多月,但随意扔烟头的现象还很严重。
于是,她自发帮环卫工人在街头捡起了烟头,一条原本是烟头“重灾区”的人行道在她的一番拾掇下,开始变得整洁起来。
当她将装了1500多个烟头的塑料袋移交给环卫工人时,得到的不只是来自环卫工人、保安叔叔和一些路人的感谢,还有心里满满的充实感。
今年 7 月,我们联合「南都基金会」在「去座城,去做成 4.0」(点击可查看活动详情)里又选择了 16 位年轻人,承包他们的机票和住宿,去往 4 个城市生活体验 7 天。
最后发现,有不少人表现出对他们的接纳和耐心,甚至探讨着如何作出实质性的帮助。有个路人举起手机说:“我会用手机打字给他看。”
而在此之前,我们拜访的广州「音书」,就是一个专注于帮助听障人士的科技公司。
创始人石城川也患有听障,因为听障带来诸多不便,他决心做一个有助于听障群体去交流的软件「音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种场景下实现语音与文字的转化。
我们和石城川交谈的过程中,最触动的不在于那些励志事迹,而是他心态的成熟和丰富。突然觉得听障人士的世界虽然存在遗憾,但只要静下心去了解他们,也会发现那个无声却斑斓的世界。
当然了,来广州自然也少不了一趟寻觅美食之旅:西杏炸鲜奶、一口酥豆腐、卡珍芝士糯米鸡、百搭酱皇凤爪、脆皮黑芝麻艾糍丸、啫啫生菜煲……顺便也撸了一把家家户户门前的慵懒肥猫。
这次广州之旅中,不仅被味觉的美妙所治愈,而且体会到了听障人群在这个社会上的“步履维艰”,得到的感悟也更加弥足珍贵。
“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画作在中国残联组织的绘画大赛中获得了金奖,他的家人们像参加盛大节日一样都穿上新衣服前来颁奖现场庆祝。
孩子满脸洋溢着幸福而喜悦的笑容,虽然他举起奖杯的手因疾病而颤颤巍巍,但也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我们来到北京「金羽翼」听到的一个感人故事,也是我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残障儿童群体。
我们之前对自闭症儿童固有的印象是自闭,不擅长交流,但跟他们熟悉之后,才发现他们还有着不一样的“外向”:有的热爱画画,有的喜欢跳舞,有的甚至会拉着你聊天……
比如当他们拉着我们一起跳舞时,才深刻感受到这些孩子的活泼。但现实的误解往往让他们只存在于角落被忽视,越长大就越脱离社会。
于是我们开始在街头办起了一个公益售卖活动,向一个个路人售卖自闭症儿童的画作和手工艺品,同时重塑大众对残障儿童的认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其实有不少人是很愿意认识和了解残障儿童的世界的,并持续去关注有关的公益售卖活动。
“有一次去超市买水果,遇到一位智力障碍人士买东西,一直在重复‘买半斤毛豆’。周围的顾客没有因为他的异样行为而报以异样的目光,反而很平和,让人觉得很温暖。”(梁结仪)
在帝都,我们从圆明园到鸟巢水立方,从长城到清华北大,看到北海公园的柳絮飘飘,体验过三里屯的热闹繁华,吃过地道炸酱面与回味无穷的爆肚......
我们真的希望可以呼吁大家多走近残障儿童,多一份关注与理解,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免于歧视,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杭州街头的某个母婴店里,我们问了好几个年轻妈妈,得到的都是一阵摇头。于是,我们把从「老爸评测」那里学来的几个基本伎俩教给几个年轻妈妈。
来杭州最大的成就感,估计就是走进「老爸评测」,听创始人做各种各样有趣的测评与介绍,感到新鲜不已,也掌握了一些评测方法。
同时也开始意识到,我们身边的很多产品其实都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奶粉、化妆品、包书皮、红领巾、跑道等等。
而「老爸测评」作为一个拥有千万粉丝的抖音号,专注于评测各种产品,既权威又有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划过烟雨朦胧的西湖,亲临历史课本中的京杭大运河,品过蟹肉小笼、鸭血汤等众多美食......
但这趟旅程并非只是走马观花赏景觅食,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去帮助身边人揭露“毒产品”。
在上海街头,我们分别问了小女孩、小姐姐和中年大叔同一个问题。除了中年大叔,两个女孩都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这个应急事件。
小女孩说学校的老师和父母都是教她要后仰止血,但我们告诉她,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前倾捏鼻翼。小女孩知道后,还很高兴地说回去要教给她妈妈。
在这次的街头关于急救常识的询问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这些常识是比较缺乏的。而在没来上海进入「第一反应」之前,我们也对这些常识一知半解。
在一家做急救普及的企业「第一反应」,我们才了解到:做好“四分钟”黄金急救时间的争取,可以挽救许多生命。
在繁华的魔都之旅里,我们享受了一场静谧的4小时断网阅读,自发走上街头捡烟头,用行动去响应上海的垃圾分类,身体力行去做好每一件小事。
这一次,我们让这 16 位体验官用 7 天的时间“换个城市生活”,去寻找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4 座城的游历旅程里,他们所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单纯游玩的乐趣,也不是枯燥的企业文化学习。而是走出街头,向路人用心地介绍科普各种知识,或关注。
去到一座城,做成一件事,找到另一个自己。这是旅途的意义,也是行动的意义。
「北辰青年」创建于2012年,是全国知名的青年成长机构,致力于促进18-30岁青年人对话与实践中成长,走出自我舒适区,完成各项有趣而充满意义的成长挑战。
「南都公益基金会」(Narada Foundation) 成立于2007年5月11日,是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为民政部。
「中国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简称社企论坛)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成为中国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行业发展生态系统的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