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太明朗的情况下,很多实际是自闭症的孩子,被当成了发育迟缓或者多动症来对待,耽误了干预的黄金时期……“医生,他是多动症,我一看就晓得。”
刚进诊室时,政政(化名)的爸爸就很自信地告诉上海六一儿童医院行为发育门诊吴敏主任:孩子是多动症。
吴敏主任仔细观察了政政的表情和动作,并用笔敲了敲办公桌、书桌、电脑角好几个地方,可政政的眼神十分呆滞,也并没有目光跟随。
经过问诊,吴敏主任发现,政政虽然已经4岁多了,可说话非常少,只会叫妈妈、爸爸、奶奶简单的双字词,几乎没有眼神交流。
但政政却像停不下来的小马达,整天“转”个不停,“他可以一个人在那堆积木,好几个小时,停不下来。”政政爸爸说,“在幼儿园,也是自己玩。”
吴敏主任敏锐地察觉到政政的反常:正常多动的孩子不可能有这样的交流障碍和刻板行为。
政政爸爸非常惊讶,在他看来,孤独症(自闭症)应该是非常安静,可政政却总是动个不停。
吴敏主任耐心地向他解释了政政的社交和语言障碍、以及刻板行为,正是孤独症非常典型的症状。
并告诉他,政政已经4岁,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和行为干预,否则对孩子未来的影响会非常大。
通过沟通,政政现在已经进入综合干预阶段两个多月,据家长反映,目前最大的进步是有短暂的眼神交流,并能说3-5个词的句子了。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自闭症?
事实上大家对自闭症有许多的误解,许多人认为自闭症就是不爱讲话,总是躲在角落里独自玩耍的孩子;而多动症孩子确是一刻不得消停,总是会不分场合的表现出反应过度的行为。
多动症属于行为障碍,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会表现出持久的、与年龄不符的注意力分散、多动与冲动症状。
这种孩子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减弱,自我控制能力差,呈现活动过度,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度,易兴奋和冲动,不分场合、不顾后果,难以自控等。
但是,多动症孩子的智力基本是正常的,尤其是语言发育、交往能力也均属正常。
而许多自闭症孩子不一定是安静地蜷缩在墙角不理人,相反,他们可能经常动个不停,甚至出现“坐不住”的情况。
自闭症孩子常伴随语言发展迟缓,但很多时候,一旦开始讲话,他们也可以讲个不停。
与正常孩子不同的是:他们对语言理解不足,没有逻辑,很多话与与当时的情境和表达并没有什么关联,甚至会有鹦鹉学舌,或者发出的声音只是音节,并无实际意义而已。
在发病年龄的方面,自闭症比多动症要早一些,一般在孩子的2、3岁之前可以做出诊断,而多动症一般是在6岁以后,才会被引起重视,被诊断出来。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