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自闭症儿童乱跑的行为,我们需要了解孩子乱跑行为的前因和后果,也就是要了解孩子乱跑前和乱跑后发生了什么,从而分析孩子乱跑的功能是什么,即孩子乱跑的目的是什么,进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改善孩子乱跑这一行为。
由于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社交障碍,他们无法通过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家长有时可能会因此忽略孩子的某种需求,从而导致他们另一个问题的出现,情绪问题的爆发,这时孩子除了会哭闹以外;有些孩子可能就会伴随着孩子无目的地乱跑,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那我们就要仔细回想、观察孩子,及时对孩子的一些需求提前给予满足,做好前因控制。
如果孩子已经处于情绪崩溃、乱跑的状态,我们也要及时制止孩子,给予孩子拥抱及深压所带来的本体觉感受来使孩子情绪得到稳定,再来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但是,对于孩子不合理的需求,而需要家长通过转移注意力或其他方式正确地引导,不要让孩子养成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满足的习惯。
对于一部分大运动能力、认知能力及对人关注能力比较好的孩子,我们通常会看到孩子在跑的时候有时会转头看你一眼。如果你有做出追赶的动作,那么他们则会表现得更加兴奋,这一类情况会比较好判断,因为孩子会有明显的寻求关注动作。这个时候我们对这种情况采取忽视,不去强化孩子的这个行为。另外可以在生活中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追逐或跑、跳一类的游戏,加入一些规则,而不是使跑这种行为没有目的性。
通常自闭症孩子会伴随感统失调问题,而比较重要的三大感知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的异常都会引起孩子乱跑行为的产生,比如为了追求速度上所带来的前庭觉刺激,奔跑时关节、肌肉、肌腱的收缩所带来的本体觉刺激、以及触觉迟钝所产生的触觉渴望(这类孩子看上去总是上蹿下跳,跑来跑去,喜欢自己转圈,似乎没有坐下来的时候。这类孩子容易被定义为淘气,或者“坏”孩子)。触觉渴望也是本体觉失调的一部分,这一类孩子一般还会伴有前庭觉不敏感。
针对这一类的孩子,我们要采取感觉统合的治疗方法,一方面要及时制止孩子的乱跑行为,不要让他做这种没有目的性活动来获得自我刺激;另一方面在偏重前庭觉训练中,速度、频率要缓慢,不要在孩子有需求的情况下给与孩子快速的兴奋性,而要缓慢地、抑制性地输入,偏重本体觉运动方面的训练中,给孩子的活动中要具有目的性、目标性,正确地运用跑、跳功能,而不是单纯为了获得感觉刺激。